新闻标题:
 
您的位置:>首页>新闻导航>新闻详细
以药养医制度不改 药事费仍是徒劳
发布时间:2007/12/13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为实现医疗服务“价廉”的目标,国家发改委拟实行4项措施,推进药品价格改革,其中一项就是医院和零售药店保持零差率,同时改按处方收取“药事费”。
  发改委解释,所谓“药事费”是指药品使用、运输、储备等有关活动所产生的成本。医院实行照处方收取“药事费”后,其药品价格将和零售药店的价格保持一致,从而解决目前医院药价过高的问题。但是收取“药事费”真的就能解决“看病贵”的问题?
  发改委此项改革的背景,是目前公立医院的收费体制,按规定可收取15%的批零差价作为财政补贴不足的弥补。而改成零差率后,就意味着平进平出,医院不收这15%的差价了。看似的确降低了患者的费用,但又以一个“药事费”取而代之,不禁让人心生疑虑―――莫非又是换汤不换药,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?
  再者,就算要收取“药事费”,怎么个收法也是难题。有专家就表示担心,如果按每张处方统一收取,开10元的药和开100元的药都收取一样“药事费”的“一刀切”做法,无法体现大病小患之间的成本差异。而如果按差异化收取吧,以什么为标准呢?是按药品的出厂价高低,还是按药品品质?但这近18万个品规的药品,生产工艺、流通方式和储备条件都各不相同,药事费的比例标准如何设定将成为一大悬念。
  对于零售药店来说,这样的规定同样“不公平”。因为目前药店能抗衡医院的最大法宝就是价格低廉,药店在相对较为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下能够积极调控价格,令百姓受惠。一旦医院和药店同价销售,那么药店获得医院外流处方的机会将会更少,零售药店必将遭遇一场大寒流。
  除了收取“药事费”外,发改委还提出把药品出厂价格印在外包装上;鼓励批发行业和企业竞争,实现在出厂价基础上加5%-7%的批发环节差率的目标;以及首次提出报销的药品按照仿制药品价格报销,专利药的价格高出仿制药的价格部分由患者自付等改革药价措施。
  发改委的目的,是想在药品出厂源头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。不过效果如何还要打个问号。其实说到底,药价虚高的根源在于以药养医的体制,药事费的做法其实也就是对15%加价率的变通而已,或能改善药品流通领域的一些不正之风,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。假如医院收取的药事费不足以弥补其在药品销售方面的收入,医院必定还要通过其他渠道来弥补损失,比如诊疗费和耗材费等,对于患者而言,此伏彼起的费用总体还是没变。我们当然也不能怪医院,当下医院补贴不够,又必须运转,就不得不自己谋生。因此,在医疗体制改革尚未启动,医药、医保改革未能配套的情况下,任何只针对药价的调解手段都是徒劳无益的。
 
            公司名称:成都兰贝植化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 版权所有©
            地  址:成都市成华区槐树店路40号          邮编:610012
            电话号码:(028)84717088、13882066509     传真:(028)84717088
            网址:http://www.Labooo.com            E-mail:312928818@qq.com
   (备案号:蜀ICP备06011411号)
扫描二维码加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