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标题:
 
您的位置:>首页>新闻导航>新闻详细
陈竺 深化医改五方联动 将是一套组合拳
发布时间:2009/3/2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  “这次医改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,目标就是人人受益。”陈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,通过医改,尤其是近三年五项重点工作的组合实施,将初步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。 

    陈竺说,打开方案,前四项重点内容都有一个“基”字: 

   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。他说,疾病风险不是个人或家庭所能承受的,需要统筹共济、聚集全社会的力量,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。对于患者,有保障才有底气去医院看病。陈竺透露,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明年将有一个大提升,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。 

    基本药物制度。基本药物是覆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、防治必需、疗效确切、数量充足、剂型合适、为全民公平享有的药物。陈竺说,基本药物不是一张单子或目录,而需要制度,需要动用价格、报销等政策杠杆确保其生产、配送以及合理使用。目前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、主要的抗肿瘤药、胰岛素等都已纳入基本药物目录。 

    基层医疗服务体系。“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薄弱环节、结构性问题的基本举措。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,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的革新和完善。”陈竺说。 

   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。他说,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产品提供给每一个人,包括基本服务包,如健康档案,疫苗接种,妇幼保健,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;同时确定公共卫生重大项目,如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等;还要给6至15岁的青少年接种疫苗,摘掉“乙肝大国”的帽子。“这一系列工作将能缓解看病就医瓶颈,减少疾病发生。” 

    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。陈竺指出,公立医院应该担负起政府满足人民群众重大疾病、急症、疑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职责。 

    “公立医院改革确实是一个大难题。”陈竺坦言,目前看病就医的供求矛盾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,但因涉及到制度安排,又要大量资金,而且改革路径也不清晰,因此只是推进试点。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,就是10个字——“坚持公益性,调动积极性”。 

    陈竺指出,这两者相辅相成,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,“坚持公益性”难达目的;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,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,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,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。  

    “提供安全、高质量的、收入水平能承受的最好服务,需要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,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。”他说。 

    走出医疗人才困境,谁来“牵牛鼻”? 

    “我最担心的是队伍,尤其是基层的医疗队伍。”陈竺说,虽然已经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,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往大医院跑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。“要取得患者信任,就要提高水平,要有政策引导有水平的人去基层。” 

    陈竺曾专门调研过基层医生的问题。他说,基层医生主要关心三件事;一是社会地位;二是业务成长;三是待遇。 

    陈竺指出,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不是出了校门就可以,培养医学人才周期很长。

这次医改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重大举措,将在大医院建立大规模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。 
    “现在大医院都是为自己培养住院医生,以后要变为给社会培养。”他说,这是一个走出人才困境的“牵牛鼻”之举。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,可以下到基层工作。 

    同时,医改方案中还明确了待遇问题,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衔接。 

    问及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时,陈竺指出,应急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而早诊断早治疗又是应对疫情的重要能力,要有好的疫苗和药物。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。 

    “知识是最好的疫苗。”他说,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,但是掌握了洗手消毒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就能阻断传播途径。 

    同时,陈竺强调要居安思危,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,建立灾难医学中心。他透露,目前卫生部正在酝酿建立区域性的灾难医学中心,以便医疗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。 

    每天抽出20分钟保持与学术一线的联系 

    “我原本就是一个搞学问的人,研究的兴趣和责任已经进入到骨头里。”陈竺说,从科学家走上管理岗位,他一直不能割舍学术研究,在科学院的7年中从没有中断过;到卫生部后,实际上用于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,但每天还是坚持用15分钟到20分钟保持学术联系,浏览文献和学生的研究数据等。 

    他说:“对我这样一个卫生行政、业务管理者而言,保持对一线学术的敏感性是必要的。”
 
            公司名称:成都兰贝植化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 版权所有©
            地  址:成都市成华区槐树店路40号          邮编:610012
            电话号码:(028)84717088、13882066509     传真:(028)84717088
            网址:http://www.Labooo.com            E-mail:312928818@qq.com
   (备案号:蜀ICP备06011411号)
扫描二维码加关注